相关连结: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1-00267-8
根据2021年9月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发表於Nature期刊底下的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Earth & Environment)”的研究,微塑胶(microplastic)及奈米塑胶(nanoplastic)对於土壤,尤其是可耕地的土壤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微粒塑胶是指粒径在0.5 mm以下,奈米则粒径更小的塑胶颗粒,通称微粒塑胶(micro-and nano-plastic, 简称MNP)。文章中提到,虽然微粒塑胶在水处理阶段可以被有效拦阻过滤,但目前世界上许多地方会将水处理后的污泥以堆肥方式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使得污泥减量且能够再利用,但却会让微粒塑胶透过堆肥使用的方式回到耕地上,再度进入大自然界的循环当中。根据目前估算,每公斤的污泥可能含有高达30万的微粒塑胶,可以想像耕地中会有多少的微粒塑胶。
微粒塑胶除了以直接进入生物体的方式影响人类健康,塑胶的特性使得更可能更容易吸附其他污染物质,例如农药、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微粒塑胶带著这些有毒化学污染物进到食物链和自然生态中,所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可能更大。
虽然维也纳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微粒塑胶在土壤中并不会加速化学污染物的迁移性,也就是并不会加速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速度。但这也不表示因此就没有风险,且吸附在微粒塑胶上的污染物是否会比原本只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污染物还难整治,这也是接下来还需要更多研究厘清的重要问题。维也纳大学发表於Nature的文章连结如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1-00267-8